混乱中立杂食党。原耽文评在子博。

死局——剧版《琅琊榜》人物评

预警:

基于角色的OOC | 混乱中立或邪恶  | 不会写文,只会啰嗦

======================

想说说三个人:梅长苏、萧景琰、蔺晨

 

关于执念

《琅琊榜》宣扬的故事内核是“赤子之心,情义千秋”,其实就是关于执念的故事。赤子之心是他们的初心,情义坚持千秋是他们的执念。

 

梅长苏的执念,最直接的表现是洗雪冤屈,为祁王、林家、赤焰军平反。这背后代表着对真相和正义的坚持。他努力要让老梁帝在位的时候亲口认错,又尽力地不牵涉其他人士,就是要在污浊的政治环境中最大程度上地追求过程和结果的双重正义。

梅长苏最大的执念,从还是林殊的时候便受大儒黎崇教导、受祁王行事影响,追求清明理想。林殊此人本该是乱世武将、治世良臣,只是梅长苏他没有足够的时间了……

 

萧景琰的执念如林殊一样,开创不一样的大梁天下,没有猜忌没有党争,只有上下一心,使国富民强,河清海晏,再开疆拓土。只是曾经他们都只想做呼啸往来的少年将军。

我一直在想,如果没有梅长苏的出现,萧景琰就不会夺嫡了么?十二年的放逐和沉寂,不失为一种自保。在雪庐第二次见梅长苏时两人的对话其实可以看出,同样身为皇子的萧景琰不是没有过野心,只是没有合适的机遇。后面的故事里我们也见证着,但凡有一点线索,他就会去探求当年的真相;但凡有一点助力,他就会赌上所有踏上不归路。

得而复失的林殊,是他余生中最刻骨铭心的刺痛。城墙话别时他对林殊许下的承诺,日后将成为他坐于皇位不失本心的明灯,时刻警醒,永远伤恸。

 

蔺晨的执念是长苏。

梅长苏背负得多,七万多人的冤情还有天下生民的疾苦,蔺晨自然要嫌他活得累。蔺晨随心,活得飘逸。老阁主闲云野鹤般的人物,自然也要生养谪仙般的儿子。蔺晨广纳百家学说,更倾心于道家的人生态度。我并不认为他不懂儒者的家国天下情怀,也不是没有悲悯之心,他聪慧通达又长于琅琊阁,只是看得清,只是选择不在意。

后来蔺晨也有了执念,梅长苏。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但若是你的心愿,我便助你。

执念既生,循他而去,何尝不是另一种随心呢?

 

 

关于心结

梅长苏心内有结。

江湖宗主梅长苏或谋士苏哲的自轻自贱,是其自觉算计人心行阴诡之事误伤无辜,也是自伤再也无法拥有健康的体魄。这在故人,尤其是景琰、霓凰的面前表现地尤为强烈,尽管他也曾戴着面具劝慰蒙挚和静妃。

梅长苏对自己结局的选择,除了保家卫国,也有他的私心。他最最想变成的样子,是过去的自己。海宴温柔地设计了这样的情节,予他了这个机会。

梅长苏从未真正认可过当下自己的躯壳,从来不认为自己与赤焰军少帅有可相提并论之处。但林殊的赤子之心其实从未变过。家破人亡,自己又遭此大难,但他并没有变成复仇狂魔,而依旧家国天下为重、清明理想为重。

只有他自己不承认梅长苏的好处。

 

对此,景琰不是没有察觉,身份揭晓之后出殿门,景琰没有动手去扶已经相当衰弱的梅长苏,他意识到以小殊的心气,萧景琰的搀扶会让他更难受。对此小说的榛子酥梗中有非常详尽的刻画。但他的行动过于耿直。当景琰送出鸽子蛋时,就是猛然把十三年前的林殊搬到他眼前时,作为观众心满意足地念着他的好,感动着他们的竹马情谊,但是林殊还会猝不及防,拿了珍珠便走,也不是不能理解为梅长苏的刻意逃避。

即便是林殊身份揭开,他依然将自己的身体状况瞒着景琰。火寒毒以及十二年所为,梅长苏自认为不能也不知道该如何告诉景琰的。与其让他伤心自责不如直接避开。霓凰尚且可道一句:“在你经历这些痛苦和折磨的时候我在哪里?”但萧景琰连知情的机会都没有。随着景琰在太子之位上政务缠身,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揭开旧疤。景琰会试图让林殊重新回归,但不知正确的法则。

十二年,林殊不愿说,景琰不会强求。但景琰不知道,就不可能对症下药。

 

在这点上,蔺晨是十二年的见证者。蔺晨没有参与他的前半生,少了面对旧人的束缚,一般情况下这样的心结没有出现的机会,但并不是说不出现就是不存在。以少阁主的敏锐,他自然知道梅长苏的心结。

蔺晨叫他长苏,不是他的拒绝承认林殊。

那句“我不认识林殊”是气话,跟“可你怎么就没脑子”一样的气话。相见恨晚许是有的,但也不是太难过。蔺晨不唤他林殊,最重要的是因为那是他最大的伤疤,是因为“林殊”之名复刻着最明亮最无瑕的时光。他回不去,他也没法帮他回去。

蔺晨看得清,梅长苏的身体里从来住着林殊的魂,怀揣血海深仇的是林殊,爱跟他斗嘴打趣是林殊,能运筹帷幄的是林殊,执意要出征大渝,那个鲜衣怒马的梅长苏,和那个鲜衣怒马的林殊,却又有何分别?纵使是挫骨削皮,而神魂不灭。林殊身上最珍贵的东西,都完完整整地留存了下来。

 

所以,真正要解开梅长苏心结,最大可能该是蔺晨与景琰协力。

生死之外,此结是最大的障碍。如果他们有时间,要想开解长苏心结,萧景琰、蔺晨二人缺一不可。(当然如果同原作一样,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蔺晨更愿意带梅长苏离开金陵。)

 

 

关于终局

我猜正剧走向中,梅长苏带兵三个月内重创大渝,重筑北境防线,求仁得仁,魂归长林。

萧景琰励精图治,重振山河,为梁中兴之帝,而思虑过重,难保福寿绵延。

蔺晨开解旧友,故人偶有入梦,带着飞流,闲云野鹤,终是江湖留名。

这其实是一个非常理想的终局。

 

苏靖之间,竹马之交,有情有爱,但都抵不过家国天下。这不是二者择一,而是必然的信仰。所以最后一个毅然决然,一个也会放手。

这两人之间最大的虐点,不是出现误会猜疑,也不是君臣之别,甚至不是生死相隔,而是求仁不能得仁,是耗尽心血也难保大梁兴旺。萧景琰之后要面对的是选贤举能之难,氏族寒门之争,地方中央之困,军事民生之择……哪是一句“清明理想”能概括的?

 

 

蔺苏之间,是高山流水的知音人。他们本有不相交的人生道路,最多是相互闻名。机缘或者说是命运,让他们相遇了。作为人生观已然树立起来的两个成熟青年,其实不可能没有摩擦龃龉,但在十二年里他们已然相互磨合。剧中仅有一次,蔺苏之间出现了争执。在北境之战前,因为梅长苏“食言”,因为蔺晨的执念要放弃他的生命……

有原作中的三个月外挂,我坚信他们之间任何纠结,也一定能达到和解。这两人身上都有儒释道三家的影子,只不过一个坚持儒身多点,一个追求道家多点,林殊会把自己最张扬恣肆的人生展露在蔺晨面前,蔺晨也得以参与自己未曾见识过的以马上将军。蔺晨的医术早已将梅长苏的病体看透。长苏之死,蔺晨决不会忘怀,但也不会过哀。他会选择努力参悟死生,并宽解陷于其中的旧友。

所以我想,蔺苏之间若要说最大的虐点,也许并不是死别。

如果梅长苏活着,如果梅长苏可以享常人之寿,他当然也会先完成承诺,同蔺晨、飞流一道游山玩水,修养三五年,也许更短一些,只要金陵生变或家国有难,他就会重新回到萧景琰身边。那不是林殊的朝堂,也不能有谋士苏哲,但可以出现梅长苏或者其他什么名字。只要萧景琰需要,只要大梁需要,只要百姓需要,他依然会选择为天下苍生耗尽心力。

蔺晨自然会放他走,十二年前如此,此时也会如此。但也不能再陪他多行,政坛泥淖只会越陷越深,实非蔺晨初心。蔺苏二人已然成熟到不会因自己的选择而干扰对方的人生。梅长苏将献祭于天下,但蔺晨不必。因人生道路的选择而相忘于江湖,相望,相忘。

 

 

我也萌蔺靖,并不把他们看成楼诚的衍生拉郎,更偏爱不避开林殊/长苏的蔺靖。

据说电视剧拍了但又剪去了两人唯一的对手戏,但剧里仍留下了几句台词。对于景琰,蔺晨说过“我不认识他”,却又说,“靖王自有靖王应该承担的东西”和“太子也会过去吧,那你也带我同去……”因着梅长苏,二人便可能有了交集。

除了上文提到的梅长苏的心结之外,最先戳到我的点是在梅长苏走后,蔺靖二人,一个江湖,一个庙堂,永夜同孤……两个未亡人。

也不限于此。

《琅琊榜》里有江湖有庙堂,但江湖不完整,庙堂也不彻底。这个江湖和朝堂有快意,有鸣不平,有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但没有足够的勾心斗角,没有彻底的势力掣肘,没有完全的弱肉强食。只有为展现主角能力而陆续登场的反派高官和江湖帮派。一切都用“十二年的谋划”来解释其实并不足以服众。真正的江湖和庙堂有不理想的现实,这就给蔺靖留了很大空间。从琅琊阁敏感的信息情报,到林殊、长苏,到皇位宝座之上挣扎与决心,都是这二人可能产生的最鲜血淋漓的纠葛。

无论二人会不会有情义产生,庙堂、江湖本是相生的。

所以有这样的美梦:携手江湖、匡扶山河。

所以也有这样的终局:君王死社稷。帝王萧景琰也献祭于家国,并已化身家国的象征,这便是所有悲剧性的根源。

 

也终是死局,都是死局。

======================

好吧,要怪我自己爱看BE

评论(6)
热度(41)
  1. 共1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 为欢几何 | Powered by LOFTER